欢迎访问黄骅文明网 
天气预报:
你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对标先进,拓宽思路!黄骅市骅中街道赴沪杭甬三地学习社区建设工作经验!

2019/1/22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452

      近日,黄骅市骅中街道组织部分业务骨干赴上海、杭州、宁波等3市就街道社区建设、群众文化、民生服务等进行了考察学习,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社区治理及居委会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深入谋划、狠抓落实,促进街道社区治理服务上水平。考察期间共计观摩街道社区、市民驿站、党建服务中心等10余处,采取现场参观、座谈交流、讨论反思等方式进行考察。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

      第一站来到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办事处,在这里我们考察参观了凤凰景苑居委会、合生邻里中心、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城市网格驿站。

      嵌入式展牌让考察团成员眼前一亮,磁吸展示板不仅造型美观,还可以做到实时更换,这比传统的照片墙和制度展板更加灵活多变、简洁便利。

      无人值守的闵行城市书房,自助还书箱和自助借还书机让居民在家门口借书、还书;读书区环境优美温馨、安静舒适,是附近居民、大学生阅读的好去处。

      在合生邻里中心里有一个家庭医生服务站,它是社区服务中心与医疗组织合作的,为居民提供全天候助医、助药、助康、助老等基本服务。

      城市网格驿站建立“七进联合”工作机制,通过“共力”形成“共治”,网格驿站成立了路管会、市场化管理公司、网格巡查(督查)员、路段长、网格长(总路段长)的五级治理模式,将执法力量下沉到驿站中,听从网格长统一指挥,小区围墙外的事情在网格驿站这级基本都能解决,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居民。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新村街道

      浦东新区金杨新村街道地处中心城区,辖区面积8.2平方公里,却有常驻人口23万,人口稠密,老旧小区较多,基础条件较差。在金杨新村街道,考察团到罗山五村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金杨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对家门口服务、社区党务、三社联动、老旧小区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学习考察。




      家门口服务站,为了使居民活动场所最大化,极大压缩了办公场所面积,基本实现“趋零化”,居民议事、公益讲座、合唱班、书画班等活动都可以在家门口解决。

      实现了“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居民办事在家门口就能办理100多项事项,原本需要半天甚至1天才能办好事,现在半个小时就能解决。




      杨新村街道党建服务中心以丰富的党建元素为基本配置,红色主调打底、党建符号点睛、主题宣传填充,使党的形象“可视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有限的空间内形成浓厚的党建氛围。

      推行“浦东i党建”信息化系统,实现大数据管理,开辟了党内生活新模式、交流互动新平台、学习教育新课堂、通过平台可以实时掌握每个基层支部、每个党小组、每名党员动态。


      座谈讨论中,党建服务中心的陈新宝书记向考察团成员相信介绍了服务中心的党务工作情况,在党员教育方面,他们以情景党课、故事党课、观影党课、配音党课等创新形式,改变了传统党课的枯燥;在党员管理方面,注重分类施策、分类指导,建立了小微型企业和创业者(简称“微创”)联合党总支,把最难管的党员凝聚起来并且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

 

      在嘉兴路街道考察团主要参观了嘉兴路街道1“市民驿站”,对社区事务受理、便民服务、社区食堂、日间照护以及居委会建设等方面进行学习考察。


                                                        规范化、标准化的办公环境  ↓


                                                         这里是居民休息娱乐的好去处  ↑

      近百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在打桌球、做手工、跳舞、唱歌,心情愉悦,子女放心,这让考察团成员不由得发出感慨:这才社区服务中心该有的样子,真正的服务居民,服务百姓!





      市民驿站采用“公建民营”的管理运营模式,居民养老与天宝养老院实现医养对接,街道市民驿站、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以及养老院三者进行资源共享,提供助老、助餐、助医、托老以及老年人文化休闲等服务;社区食堂日常运营由第三方自负盈亏,街道对食堂房租、水电费都给予减免,政府限价控制每份菜品在210元不等,主要服务养老院的老人、周边居民以及社区助餐老人;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诊所),支持医保,每天有3名全科1个中医科医生坐诊接待,日均接待200人次。

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

      湖滨街道处于杭州市中心老城区,在这里考察团主要对青年路社区和湖滨社区进行学习考察,对晴雨客厅、晴雨工作室、社区居民自治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晴雨会客厅是青年路社区居委会面向居民开发的活动场所,主要有议事协商、图书漂流、网上冲浪、笔墨丹青、百姓影院、烘焙制作等用途。

                                             晴雨客厅管理制度  ↑

                                                      社区居民开展活动  ↑

      “湖滨晴雨工作室是上城区以湖滨街道为试点打造的全国首个“民主促民生”社区互动平台,工作室建立“一室”(湖滨晴雨工作室)、“六站”(社区民情气象站)、“两员”(民情预报员、民情观察员)、“四报”(民情气象一天一报、民生焦点一周一报、民生市政一月一报和民生品质一年一报)的工作机制,民众在这里反映民意、表达心声,政府相关部门在这里传达政意、服务民生。


      “湖滨晴雨工作室将收集的各类信息编辑成册,涉及时政、社会、民生等相关话题,为各级党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

      小营巷社区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中心腹地,考察团在小营街道参观考察了毛泽东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小营江南红巷、红巷生活馆、小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小营巷社区居委会是毛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个社区居委会,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健康社区,无论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还是红巷议事厅,或是长青颐养园,从名字命名到装饰布置以及社区服务都十分精细。

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

      在紫阳街道考察团成员参观考察了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上羊市街社区居委会。

      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作为反映中国社区建设发祥、发展的专题类场馆,展示中心集史料陈列、文物展示、理论研究、文献收藏、社区实务于一体,是民政部全国社区建设培训基地,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我国社区的发展史。

      上羊市街社区居委会是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基层组织的发源地,建筑富有江南传统特色,装饰布置创意十。同时,它以“和合”主题开展邻里文化活动,营造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工作和顺,生活和美的良好社区氛围。

                                                           “蛋壳造型的企业孵化基地


                                                          “年轮造型的历史展示墙


                                                                              邻里公约  ↑

                                                                 “左邻右舍文化活动预告  


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

      南星街道的馒头山社区邻里中心位于南宋皇城遗址,在G20峰会前此片区进行旧城修缮改造工程,把一个脏乱差的棚户区变成富有“江南风”的建筑群。


                                                      观看馒头山片区修缮改造前后对比照片   ↑

      馒头山社区邻里中心在社区建设上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在独栋小楼里打造出蕴涵江南风情的服务平台。

      在工作运行模式上采取的3+X工作法,即一厅迎客,一岗受理,一坊议事,X项服务(民生综合保障体系、社区治理共同体,多样化、本地化、精准化),并探索并创建了“一个中心、三大基地、十项服务”的运营模式。

 

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

      在百丈街道,考察团参观考察了划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梦工坊”助残综合服务中心、社区特色文化宫、百姓生活馆、邻里中心、党代表工作室等,实地学习了“俞复玲365社区服务工作法”。


         划船社区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为社区老年人、参加人提供生活服务、便民家政、医疗服务、文化教育等各类服务。

梦工坊助残综合服务中心为社区残障人士搭建平台,让他们用力所能及的劳动换得报酬,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的同时提升了自身价值。


      百姓生活馆里的老照片和老物件承载了一代代“划船人”的理想和奋斗,同时也告诉“划船人”时间都去哪了。

      以党委书记俞复玲同志为代表的社工团队,在推动社区发展、优化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和谐的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社区服务的集体实践成果——365社区工作法,走出了一条“社区建党委、楼群建支部、楼道建小组”的社区党建新路子。

      社区居委会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做到了民事民说-有事儿说出来,民事民议-有计使出来,民事民筹-有力聚起来,民事民做-有活儿干起来,民事民评-大家一起来,既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也调动了居民建设社区、管理社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秉承“借人之智,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理念,大家围坐一起认真梳理当天学习所得,谈感受、聊想法,把体会转变成智慧,让知识升华为能力。

 

一份份考察感想承载着沉甸甸的所思所得,考察团成员将带着丰硕的考察成果投身街道社区工作当中。

 

      通过赴上海、杭州、宁波的学习参观及座谈,不仅让我们对标了先进,看到了差距,更是让我们学习了经验,解放了思想,拓展了思路。接下来,将以此次学习考察为新起点,合理借鉴,积极探索,创新提升,扎实推进,为高质量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作出新努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