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评论】创文,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目前,我市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如同“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瓶颈期”一样,文明城市创建正在进入“攻坚期”,要想把工作推向深入,必须要有“革命”的意识,要用“革命”的意志抓突破,才能啃下“硬骨头”。
一是要革“理念不正”的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黄骅到底意味着什么?给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位市民究竟能带来什么?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为民、靠民、惠民。创城为了人民,创城依靠人民,成果惠及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因此,要从思想上进一步理清文明创建“为了谁”的问题,坚决根除创建“拿牌子”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创建为民”思想。通过创建解决好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难题,才能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
二是要革“生活陋习”的命。不文明的生活陋习是影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症结。必须改变以往“只劝不罚”的思路,通过严管重罚、严格执法等手段,向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闯乱丢、乱建乱占、乱说乱写等不文明行为宣战,打造优良生活环境。今年以来,我市强化用法治理念抓公共秩序,推出了《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的通告》《关于加强城市“牛皮癣”广告清理整治的通告》《关于清理违法占道停放车辆的通告》等举措,对各类不文明行为进行常态化治理,并且在媒体公开曝光,这就是勇于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以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要革“作风飘浮”的命。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方式,决定了这项创建需要扎扎实实的开展,从基础作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各项工作,如果仍然存有过关心态、应付心理和迎检思维,“平时稀稀松、评时一阵风”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既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又要有打“攻坚战”的决心,创建责任部门不能指指动动、拖拉疲沓,也不能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没办法,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努力形成目标同向、干群同心、工作同力的工作局面。广大市民要切实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人人争做城市素质的提升者、城市精神的落实者、城市文明的守护者。
“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会触及个别部门、个别群体、个别人的利益,我们必须要有“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用坚定的革命意志、昂扬的革命锐气、有效的革命办法来破解难题,向着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的崇高目标奋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