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骅文明网 
天气预报:
你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文明评论】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文化滋养

2018/9/29    来源:    作者:黄文评  浏览次数:1305

何为城市的颜值?“颜值”即城市外在的形象。何为城市的气质?“气质”即城市的文化内涵。一座文明的城市不仅要具有鲜亮的“颜值”,更要有文化底蕴的“气质”。

现在的城市,一边是越来越好的房子,一边是越来越陌生的邻居,一边是商业大厦拔地而起,一边是历史遗迹破损败落,一边是绚烂的人造景观,一边是无处可去的人们……城市环境变好了,人际关系却疏远了;城市发展更快了,群众幸福感却降低了。种种矛盾倒逼我们思考: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是在城市硬件建设,更应体现在内涵式管理上,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滋养,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

今年端午,骅东街道雅居社区举办了“千人包粽子 万人迎端午”活动,一枚粽子聚集了邻里的欢声笑语,一口大锅煮出了浓浓的守望亲情。像这样的活动,黄骅每年都有很多,比如万人健步走、千人旗袍秀、广场舞大赛、民间文艺汇演……特别是连续举办7年的欢乐广场系列惠民演出场场爆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消夏的首选去处。实践证明,文化滋养要摸准群众的心思,实打实的为百姓着想,不凭空想象,靠口碑说话,才能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更好发挥文化向善向美的引领作用。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场以人为本的城市革命,无论是物质文明创建还是精神文明创建,都离不开大众的积极参与,否则就会失去创建的力量和根基,就会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让创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在,黄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经进入攻坚期,如何更好利用文化力量,发动群众自发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解答这个课题,关键是发挥好文化的引领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深挖黄骅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独具特色的黄骅地域文化。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传承“红色基因”。黄骅作为全国7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之一,拥有一批红色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涌现出众多革命先烈,从革命战争时期到改革开放新时代,这根植于黄骅大地的“红色基因”,无时无刻不彰显着英勇无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和文化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新时代发展的东风,弘扬红色英雄文化更是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底色和根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厚植“绿色底蕴”。以大洼文化为代表的乡土文化资源广泛分布于黄骅各地,经过不断传承创新和自我发展,像“国保”级冬枣、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在新时代展现出了重要文化价值。它们构成了黄骅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本色,也是激励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内在的、持久的文化动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培育“蓝色胸怀”。历史上,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在黄骅的交汇,造就了丱兮城徐福东渡、海丰镇遗址、武帝台遗址、古贝壳堤等历史遗迹,向海而生的黄骅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善良互助、仗义率真的人文精神,形成了开放、包容的蓝色海洋文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要有敞开胸怀、拥抱世界的气度,内外兼修,打造文明城市创建中最美的一缕亮色。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历史实践中,一定要将文化创建融入精神文明创建的方方面面,用文化引领文明,让市民时时刻刻都能得到文化的熏陶,受到文化的滋养,最终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文明城市品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