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骅文明网 
天气预报:
你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黄骅市创新开展“文明创建聊天室”公益访谈活动 营造浓厚文明创建氛围

2018/9/2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572

    当前,黄骅市正在进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积极营造良好的创建舆论环境,特推出文明创建聊天室公益访谈活动,以轻松、愉悦的氛围畅谈对文明创建的认识,发现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家的解决意见建议。本期,我们推出文明创建聊天室公益访谈活动的第一期——“今天你文明出行了吗?


■孟令国 市公安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让科技监督我们的出行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曾到石家庄正定县和唐山迁安市进行过考察学习。在考察中,我们看到这两地的道路规划非常规范和成熟,很受启发。

    大家都知道,我市现有道路规划与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综合治理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渤海路路况就比较复杂,不好规划,交通拥堵比较严重。为改善这种情况,我们通过规划路口、设置红绿灯、规范违法停车等方式进行改进。同时,在执法过程中,我们发现市民的素质确实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我们主要工作是抓各路口、路段交通秩序,同时也设置了很多新的交通设施,得到了市民的认可与支持。

    我认为,要实现市民的文明出行,还是要坚持科技强警、发展智慧交通。通过联合我市的大数据中心,用智能大数据摄像头对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员进行“刷脸”,让“人力”交通管理成为过去,让科技监督我们的出行,改变我们的生活。


■刘之泉 市公安交警大队第二中队中队长 

离文明就差这“两米”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参与进来。在倡导文明出行方面,我市的志愿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后可以继续加强培训,更加充分调动志愿者的力量。同时,社会风气的转变也对文明出行有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执法难”的问题。有一次,在一个红灯路口,我看到一位妇女骑着电车越过了停车线就上前阻止。她不以为然地说:“我不就超过了两米吗?”我告诉她:“你离文明恰恰就差这两米,你为什么不后退两米呢?”

    为了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我们一直都在“5+2”“白+黑”地工作,同志们都很辛苦。在此,我呼吁社会各界能多支持交警的工作。倡导文明出行,既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部分。现在,全市上下共创文明城的氛围十分浓厚,有政府领导做后盾,我们干得也起劲。以后,我们也将在宣传、硬性隔离、路口区划、路口红绿灯设置这些方面上下功夫,让人们的出行更加规范、文明。


■张   新 市公安交警大队第一中队指导员

“路怒症”们消消火

    我负责的辖区是黄骅的老城区,主要包括信誉楼大街、渤海路、华兴街等路段。这些地方,商场多,人流车流量非常大,交通拥堵状况严重。尤其是在假期或者节庆期间,出来逛街、吃饭的人比较多,信誉楼大街上每次都会堵得水泄不通。而这个时候,交警时常被戏称为“商场保安”。

    在大城市的商业街区一般都有比较好的道路规划,再加上科学的交通疏导设施,很少出现这么严重的堵车现象。我市这些街道受道路宽度的限制,设置疏导设施很难,交通管理基本靠人力。尤其令我们苦恼的是遇到不配合的市民。前两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带孩子的妇女因为违法停车与交警产生了冲突,还打了交警。当交警要求她将车开走时,她不仅不挪车还坚持不下车。最后,连人带车直接被清障车拖走。

    在城市生活久了,人们很容易患上“路怒症”。比如说,你在路上和别的车上的司机发火,骂两句,对方可能听不见也看不到。但是对交警发作时,都是面对面,那交警只能是公正执法,一人承受。不过,我感觉现在孩子们的公民意识确实提高了,这是教育的成果。所以,我认为文明出行可以从孩子抓起,让孩子带动家长,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们的出行更加畅通。

■戴嘉明 市第三中学副校长 

家长莫做“坏孩子”

    说到文明出行,目前我们学校主要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天气不好的时候,部分家长接送孩子恨不得把车都开到校门口,或者是只要有空就不管不顾地路中央停车。针对这个问题,每次学校都会在微信家长群里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叮嘱家长停车离得学校远一些、不要在校门口随意掉头等等。但有些家长总是不以为然,不听劝阻。

    现在,很多初中生都骑电动车上下学,而法律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孩子是不允许骑电动车的,而初中生几乎没有超过十六周岁的孩子。学校发了很多次《致家长的一封信》,告诫家长,但收效甚微,还是有很多学生骑电动车。学校也多次组织严查,还曾与城管局联手拉走了几十辆电动车,形成了一定的警示效果。其实,我们规定了学校周边的几个小区,孩子们必须步行上学,远处的孩子,可以骑自行车,但是家长们不配合,依旧给孩子们配备电动车。应该从社会上加强宣传,学校加强治理,同时希望家长们多多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们的安全出行的意识。

    在文明出行方面,三中也有志愿者,但有些人根本就不听志愿者的劝阻,甚至还会停下来对志愿者表达不满。我认为在文明出行方面,我们还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完善交通设施。提高市民素质,就要加强教育。教育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家庭,一个是社会,还有就是学校。我们都说要遵守交通秩序和交通规则,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遵守。假如说我们有一套操作性强的交通规则的教程从幼儿园开始教导孩子们,应该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学校也应该率先开展一些文明出行的活动,主动联系城管和交警,加强对学校交通工具的管理。

■刘丽芳 市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

不文明的“弱者”不应该同情

    在工作中,我发现法院审理的这么多案件中,交通事故大约占到五分之一。我们分析发现,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违法成本太低,二就是执法理念的问题。

    为什么说违法成本太低呢?我觉得是违法之后受到社会谴责的程度太低,还有就是违法之后对其经济等各方面的惩罚力度不够。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责任认定上,比如一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事故的话,机动车要多承担责任,尤其是咱们河北省的相关条例规定:机动车要多承担25%的责任。于是,这就使非机动车、行人有了侥幸心理,更加不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了。所以现在交通事故很大一部分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甚至两个非机动车产生的。因此,我认为执法观念也得适时转变,不应因“同情弱者”影响公正执法。

    市交管部门通过微信等渠道曝光违法停车等现象,从舆论、心理上对违法者是一种惩罚,而这种惩罚有时比经济上的惩罚要更有力。改变社会风气,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各部门尤其是宣传方面去配合去努力。我相信只要坚持科学规划依法执法,不仅是交通,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文明有序。

■韩雅男 团市委办公室主任▲

将不文明行为与个人信用挂钩

    因为我今年才考的驾照,之前一直都骑自行车,再之前走路上班。我想说两点,一点是在黄骅市内给我感触比较深的,另外一点是我市之外的。

    黄骅市内比较欣慰的是,我坐在公交车上时,看到咱黄骅人在公交车上、小巴车上,都会有人给老年人、带孩子的、怀孕的人让座,这个现象很好。而在外地,许多地方是不让座的,这让我很惊讶。

    但是,在黄骅也有不好的现象,特别是闯红灯,有两种人容易闯红灯,一是老人,走路不抬头;还有就是带孩子骑电动车的大人,我经常在各个路口看到。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孩子在后座向骑车的母亲喊:“妈妈,妈妈,红灯!”而母亲的反应却是和孩子说别闹,然后接着走。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时候家长的表现还不如孩子。

    现在我自己拿了驾照,慢慢地上路开车,以前在驾校中教练教的所有文明交通行为都必须遵守。我在想,遵守交通规则这是最基本的。我希望无论是在咱家乡还是外出旅行、工作,咱黄骅人都能文明出行。

    我也想提几点建议:一是除了对机动车违章有处罚措施,对非机动车、行人是不是也能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呢?二是能不能完善各大交通路口的监控设施,加强监督。三是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除了扣分、罚款外,能不能将他的违法行为与个人信用度挂钩?四是能不能利用公共场合的电子屏,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对文明行为进行褒奖,从舆论上倡导人们文明出行。总之,我们应尽最大努力让人们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重视交通文明。

■杨济同 河北大学学生▲

谦让一小步 文明一大步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日常出行时遇到的不文明现象:

    一是车辆转向不开转向灯,危险系数最高。我在路上时,经常遇到机动车不开转向灯就转弯,导致汽车发生碰撞。变道、转弯时,如果不打转向灯,前后的车辆并不知道你的意图,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二是随便加塞,有空就钻。在车流中,本来规规矩矩排了半天队,却在路口拐弯处被另一车道的车辆“加塞”到了前面,这种行为总是让后面的司机恨得牙痒痒。其实,“加塞”不仅令交通秩序混乱,也催生出了很多安全隐患。遇到一些狭窄路口的时候,我们要按照顺序排队,互相谦让着走,这样会大大提高通过效率和安全系数。

    三是一些红绿灯的设置不太合理。市内带左转向的红绿灯比较少,如果左转与直行混在一起就容易发生事故。目前,在骅西小学和骅西幼儿园门口靠南的十字路口,是没有红绿灯的,像三中门口,就会有专门的为学生过马路提供的红绿灯,既能免去司机的困扰,也能保证学生过马路时的安全。

    四是滥开远光灯,忽视对向行驶安全。一些司机认为开远光灯可使自己的视线更好,提高安全性,但这样很容易造成对面和前方车辆驾驶员视物盲区和暂时性失明,极易造成事故。可是总有一些司机会无视别人的驾乘感受,肆意开灯,而一些脾气不好的司机则会回以远光灯来照对方,致使双方向的司机视线都严重受损,给行驶增加许多危险。其实大家在会车时将远光调至近光只是手上的一个小动作,给别人的却是一份安全。

    总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自觉谦让一小步,社会才会向文明迈进一大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