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骅文明网 
天气预报:
你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大家谈|肖然:我和黄骅有个约定

2020/6/1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999
      朋友,你来过美丽的滨海新城黄骅吗?那是我的家乡。有人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印记和标志,北京的标志是巍峨的长城、雄伟的故宫与字正腔圆的京剧;苏州的标志来自雅致的园林与缠绵的吴侬软语;四川的标志是精细的蜀锦与壮观的都江堰。而我的家乡,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黄骅,也有属于自己的标志。
      她东临渤海,拥有100多华里的海岸线,“南有三峡、北有神华”之称的神华工程重点项目黄骅大港以她的名字命名;她毗邻南大港湿地,湿地内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仅鸟类就有160多种;她还有古贝壳堤这样的自然文化遗址和郛堤城这样的历史文化遗迹。特别是植物国宝黄骅冬枣驰名国内外,因为这里是中国冬枣的发源地,是中国冬枣之乡,境内600年以上树龄的冬枣树就有700多棵。乡村野炊、渔家烹鱼、枣乡摘枣……是这座城市的印记。
      我有幸出生在这座小城,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在这座小城学习成长,我见证了她在一次又一次改造后街道城镇面貌的焕然一新;我耳闻目睹了老百姓和商贩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幸福自豪、津津乐道;我感同身受地体味着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黄骅人的心头是甜的,黄骅这座城市也是甜的。
      一项项成绩、一个个荣誉、一组组数据,彰显着黄骅建设者的豪气和魄力。兴盛的港口、美丽的城市、蓬勃的产业,黄骅正迎来大发展、快发展的“黄金期”。时光匆匆,如今我也从激情少年,转变为一名即将步入大四的学生,时光褪去的不仅是我一身的青涩,还给了我远眺大海的情怀。
       当我踏上南去求学的列车的时候,母亲曾对我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我的血液里都流淌着渤海岸边这份纯咸的情怀和眷恋。我喜欢乘船出海,吃肥美的海鲜,一起寻觅徐福东渡的故事;我喜欢品脆甜的冬枣;我喜欢尝麦香的面花;我喜欢城在林中,人在园中,行走在黄骅大地;我喜欢防疫期间做志愿者时,那一声声暖心的“谢谢”。
      如今,我的父母早已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志愿者,融入黄骅建设者那白加黑、五加二的奋斗模式,融入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坚实步履和奔忙的身影中。作为黄骅发展的见证者、建设者,他们感受着我劳动、我收获的主人翁情感。见证着他们的自豪,我也要和黄骅约定,我也会回来,会用父母同样的梦想、同样的青春,去奔赴一个约定,那就是:共创家乡之美好未来!
      沿海战略入人心,黄骅崛起正当时。在我们加快推进黄骅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沿海强市、品质黄骅新局面之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义不容辞,我定会在这条创文路上以梦为马,踏歌而行,砥砺奋进,不负韶华!我或许只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我愿为黄骅的文明发展高唱,让这份约定在家乡的土地上闪亮,我要做一个轰轰烈烈的追梦人!(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学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