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骅文明网 
天气预报:
你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黄骅市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便民利民新生活

2020/2/3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264

      近年来,黄骅市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注重在智能化、法治化、标准化上用心用力,用“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

开通”961890“城市管理热线

      投资3200多万元,建设了黄骅市大数据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将全市政务类电话和服务类电话全部整合,开发“961890”城市管理热线,接受市民对身边不文明行为的投诉举报,并通过监控手段达到即时定位、即时核实。


      “961890”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365天全天候服务,初步实现了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一体化、数字化,大大提升了城市为民服务、城市管理和应急指挥速度。


多部门联合形成工作合力


      由市文明办牵头,市场监管局、城管局、卫健局、交警大队等单位实施了联合执法机制,城市管理由单兵突击转向联合作战,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强化监督频次。在全市部署5个工作小组,划分责任片区开展巡回式督导,重点检查门店的环境卫生、亮证经营、门前五包、食品安全以及店前车辆停放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罚,并实时跟踪回访,大大提高了监督检查频次和覆盖面,门店溢出、店外经营、机动车占用盲道、非法小广告等现象做到了随时发现、随时处理。


       二是形成工作合力。多部门联合执法,解决了以前单个部门执法力量弱、组织协调难等问题,在日常巡查中,小组内部人员之间互相配合、支持,在采取关停、取缔等强制措施时,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支援,实现协同作战和综合治理,进一步树立执法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是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工作微信群,全面统筹各小组工作进度,实时播报工作动态。同时,各小组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由创文办向相关单位转发督办,进一步拓展发现问题的渠道。


攻克难点确保常态化管理


      马路市场是城市管理的顽疾,摊贩在马路上摆设临时摊点占道经营,不仅影响了市容,妨碍人车正常通行,而且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做到还路于民、规范经营,2019年黄骅市通过集中整治、长效监管、设置便民市场等措施,将城区20余个马路市场全部予以取缔,整治效果明显。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在开展整治工作前期,对城区各交通路口、医院、学校、小区等重点区域周边的流动摊贩、早餐摊点占道经营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逐一建立台账,同时走访了解“马路市场”摊贩的诉求和建议,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并通过电视台、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为集中整治工作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

      二是分包负责,集中整治。 为全面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黄骅市城管局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其他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分区包段工作机制,由局领导分区包片,科室负责人包路段,将任务落实到人。同时打破原有执法管理责任划分,从城管执法大队和其他机关科室抽调工作人员参与工作。在一个月的集中整治工作中,全局工作人员节假无休,全力投入,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执法车100余车次,取缔马路市场20余处,清理流动摊点2000余个。

方庄道口马路市场整治前后对比图↑


府左街马路市场整治前后对比图↑


       三是堵疏结合,长效监管。 集中整治出成果,保持长效更重要。在取缔马路市场、清理流动摊点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贸易城、海鲜城、海园市场等集贸市场内空地,以及华兴街老自来水厂北、中心路原中转站南等已建的疏导市场,将流动摊点进行了合理分流疏导,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避免出现反弹现象。同时积极谋划新建多处便民市场,方便居民就近购物。


      2019年黄骅市开展了广告牌匾、马路市场、交通秩序、露天烧烤、城区违法建筑百日攻坚等20余个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取缔马路市场,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建设方庄佳苑南、市医院东等疏导市场;全年共摸排人行便道(路牙以上)设置的停车泊位5042个,摸排停车场30个,整治乱停乱放3000余次;全面禁止露天烧烤、店外碳火行为,共整治店外经营3000余家;拆除违建21处,共计6272.5平方米;查处违法停车违法行为28057起,及时劝离违停车辆7000余辆次,有效遏制了城区机动车“违停”行为,城区公共秩序明显好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