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论走入“寻常百姓家”,黄骅市推进基层理论宣讲落地落细落实
今年以来,黄骅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夯实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在统筹推进、指导实践、做实见效上下功夫,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寻常百姓家”。
01
广泛发动 全员参与 让理论宣讲走进千家万户
一是全面推进宣讲“六进”。印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活动方案》,依托市委党校、北交大海滨学院师资力量组建市委讲师团,采取差异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方式,依托“胡同论坛”、农村大喇叭、“理论夜读”“周五课堂”等工作平台开展宣讲“六进”活动60余场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
![]()
二是精心组织宣讲培训。充分发挥党校公开课、高校思政课、机关课堂等主阵地作用,开展《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宣讲会、基层理论骨干培训班20场次,参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积极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理论宣讲的作用,举办学习达人表彰、挑战答题赛、“学习之星”周评选活动,构建起了覆盖全体党员的网上理论学习宣讲体系。
![]()
三是不断拓展宣讲载体。以“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为标准,9月2日召开全市召开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工作座谈会,实行宣讲团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化,真正把理论宣讲深入到基层党组织。同时,在全市深入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注重开展互动化、艺术化、短平快的宣讲活动,以贴近群众需求的接地气、受欢迎、有特色的300余场、参与群众达30万人次的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为载体,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感同身受。
![]()
02
聚焦聚力 整合资源 让理论宣讲成为网络最强音
一是做大做强网络阵地。建立了以“阳光黄骅”微信公众号为龙头,由10个乡镇及40余个重点部门单位组成的黄骅政务新媒体矩阵,扩大了正能量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发挥“五微两端”“理论学习微信群”等阵地作用,以交流研讨、轮流授课、开设“大讲堂”等方式,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方面进行学习研讨。
![]()
二是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借鉴融媒体建设经验,有效地整合了人力、信息、渠道等资源,依托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建共建共享新模式,集成利用理论学习宣讲资源,切实让党的创新理论占领信息化制高点,画出最大同心圆。
![]()
三是优化网络传播内容。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网络内容建设的中心内容,创新网络内容建设,精心制作“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快闪作品,在滴答、精彩黄骅APP开设专题专栏,运用网言网语和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立体式宣传宣讲平合,准确生动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
03
创新方式 深度融合 让宣讲成果指导工作实践
一是融入文明城市创建。以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为根本,通过网格员入户宣讲、开展社区大讲堂宣讲,使广大市民了解创城知识,主动参与,使黄骅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群众支持率、参与率和知晓率实现了全覆盖,营造全民创建的浓厚氛围。以月评“黄骅好人”为基础,大力开展“百姓故事汇”、道德模范宣讲等活动,让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以真实感人的事迹感召广大市民向榜样看齐,深化好人之城建设,以自己的文明行动践行文明创建,从而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形成共建共享、常态长效的文明城市创建新格局。
![]()
二是融入主流舆论宣传。聚焦中央、省委、沧州市委决策部署和我市重点工作,强化主流舆论的理论宣讲的主战场作用,加强形势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两台一报”开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壮丽70年”等专栏专题,其中我市制作出品《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登上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首屏,“阳光黄骅”微信公众号首日阅读量突破2万人次。
![]()
三是融入群众文化发展建设。突出文化惠民主题,推进“文艺+理论”宣讲,理论宣讲融入诗歌、小品、快板等文艺表演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宣讲理论政策,全市举办了红歌展演、诗朗诵、戏曲等主题的“欢乐广场”惠民演出20场次,举办“戏曲文化进校园”6场,使理论宣讲和文化文艺做到有机结合。大力推进文学创作,《止学:知止的人生智慧》《在二十四节气里细数日子》等一批反映我市本土作家文学和理论成果的著作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