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志愿服务4万余人次!黄骅“暖心早餐屋”,粥暖情更浓!
黄骅“暖心早餐”运营4年多,发动志愿服务4万余人次,筹得善款近百万元——
“暖心早餐屋” 粥暖情更浓
“太好了,我就知道今天有粽子吃!”6月7日清晨,黄骅市区渤海路“暖心早餐屋”里,粽香阵阵,欢声笑语。这天是端午节,志愿者们早早准备好早餐,等待着环卫工人到来。6时一过,完成晨扫的环卫工人陆续来到小屋,三三两两围坐在桌旁,吃着暖心的早餐。
因为是端午节,这天的早餐与往常不同——志愿者特意准备了粽子。
2015年1月,黄骅市第一家“暖心早餐屋”开始运营,接着陆续又有两家开张。三家早餐屋服务范围覆盖了黄骅市区,数百名环卫工人可以选择就近就餐。
如今,黄骅“暖心早餐屋”运营已4年多,发动志愿服务约4万余人次,惠及环卫工人数十万人次,收到爱心捐款累计93万余元。“暖心早餐屋”,持续温暖着这座城市。
暖心早餐暖人心
清晨的黄骅市区,经过环卫工人第一轮清扫保洁,街道干净整洁,两旁花草清香,虽是夏日,却也令人神清气爽。
50多岁的环卫工人张振兰,像往常一样,完成清晨的清扫保洁后,走进“暖心早餐屋”,熟络地跟忙碌的志愿者打着招呼,拿出餐具,粥、咸菜、包子……不一会儿,张振兰就吃上了热气腾腾的早餐。
4年多,“暖心早餐屋”,给黄骅环卫工人安了个“家”。饭菜热乎,环卫工人心里更热乎!
环卫工人大都生活节俭,平时舍不得在外面买早饭吃,通常晚上多做点饭,第二天清扫完后,回家热热吃,工作量大的时候,经常顾不上吃早饭。有了“暖心早餐屋”,他们早餐问题解决了。“现在干完活就能吃上现成的热乎乎的早饭,还免费,真高兴!”张振兰说。
来了只管一坐,志愿者们把饭菜摆上桌,粥盛到碗里,饭递到手上。“这是给了我们多高的待遇啊!每逢节假日,还会加餐。粽子、饺子……换着花样吃。”一位环卫工人说。
4年多,环卫工人和志愿者也形成了默契。他们吃饭的速度都比较快,如果来得晚,会把饭带走,吃完主动收拾桌子。“志愿者们也不容易,收拾好这里,还要去做自己的工作,我们能帮他们省点时间,就省点时间。”一位环卫工人说。
志愿服务洒爱心
“暖心早餐屋”的运行,离不开志愿者的付出。“渤海魂”志愿服务协会的志愿者分成7个小组,轮流值班,负责渤海路上的“暖心早餐屋”,其余两个由各机关单位志愿者轮流管理。目前,除新海路上的早餐屋因另选新址,暂停营业。其余两个正常运行。
每逢周日,张建华总会起个大早,天不亮就出门,4时30分左右,准时到达位于黄骅市区渤海路上的“暖心早餐屋”。
“煮粥用的水很大一桶,天热时烧开也得半个来小时,来晚了怕影响环卫工人准时吃早餐。”张建华说。
42岁的张建华,在黄骅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是“渤海魂”志愿服务协会成员,自第一家“暖心早餐屋”成立,他就担任煮粥的任务。
起锅,烧水。等待水开的过程中淘米、调玉米面。动作娴熟,流畅迅速。“其实我之前并不擅长做饭,刚开始掌握不好浓稠度,有时太稠,有时又太稀,甚至还熬糊过。”说起这些,张建华面露惭愧。不过,现在的他,煮粥水平可是顶呱呱。每次环卫工人吃完饭,都会夸赞粥熬得好,这时候的张建华,心里就会乐开花。
6时左右,饭菜备齐,志愿者们开始摆放桌椅。天热了,桌椅会摆放在院子里。此时,陆续赶来的环卫工人会和志愿者一起摆放桌椅。摆放完毕,环卫工人们拿出自带的餐具,准备吃饭。“以前是我们提供统一餐具,后来环卫工人开始自己带餐具。这样,省去了我们清洗餐具的时间,他们也吃得更放心。”张建华说。
“虽然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彼此默契十足。”张建华说。他所在的“暖心早餐屋”,有位环卫工大姨,每次都是最后一个来吃早饭,看着他们准备收拾了,就把饭捎着走。一来二去,他们知道,这位环卫工任务重,几乎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因此,每次清扫时间都比别人长。“我们每次都会在临近结束时,互相问问她来没有,没来的话就会等她。”张建华说。
可是年前,她出了车祸,再也等不到了。这让志愿者们难过了好久。“他们的辛苦,我们看在眼里,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服务的决心。”志愿者“生命如歌”说,虽然每次赶去“暖心早餐屋”时起得挺早,但天还黑着时,环卫工人就已在路上忙碌了。
志愿者们大都是上班族,收拾好粥屋,有的甚至来不及吃早饭,就得送孩子、上班。“是有些紧张,但心里是充实的。而且现在已经习惯了。”一位在黄骅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志愿者说。
文明之风吹满城
在志愿者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暖心早餐屋”的志愿服务中来。
24岁的张晴,开朗活泼。她是一名健身顾问。“我看顾客的朋友圈里经常发志愿服务的事儿,觉得特别有意义,就加入了。”张晴说。这一坚持,就已两年。两年间,她身边又有多位朋友受她影响,加入志愿服务大军。而网友“生命如歌”,更是一家三口一起服务“暖心早餐屋”。
企事业单位、学生、爱心企业……“暖心早餐屋”的“服务员”越来越多,一股志愿服务、传递爱心的热潮在这座城市涌动。
“暖心早餐屋”运行4年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暖心早餐”捐款捐物。早餐屋的墙上挂着一个记录本,记载着社会各界的捐助情况:雍森和家具为早餐屋免费提供了50张餐桌和200个凳子;一位姓杨的女士为粥屋捐赠了两袋馒头……除去物品,4年多里累计收到爱心人士捐款达93万余元。
“暖心早餐”是黄骅市委、市政府2015年确定的“千项基础性工作之一”,具体工作由共青团黄骅市委牵头组织,发动社会志愿者团体建立,旨在改善基层劳动者生活、工作状况。而这只是黄骅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方面。现在的黄骅,已经是“文明风来满眼春”,仅志愿服务队伍就有几百支。“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人人争做志愿者”不仅成为黄骅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口号,也成为黄骅人的共识。
一份热腾腾的早餐,遍地开花的文明共识,在这个有温度的滨海新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