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骅文明网 
天气预报:
你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黄骅市东孙村:以殡葬改革点亮农村移风易俗新风尚

2019/11/13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274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必要手段,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黄骅镇东孙村,位于黄骅市区东南方向,迎宾大街以东1.8公里,沧海路以南1.5公里,新307国道以北,前苗村以西。全村共有801户,2903余人,耕地5282亩,党员104名。东孙村始终把“移风易俗”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倡扬文明新风,积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奋发向上向善,多措并举,持续发力,让文明乡风传承致远。

▲东孙村村貌新旧对比图


积极推行殡葬改革,倡导厚养薄葬

      殡葬改革是指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办丧事。前几年,东孙村在办理老人丧事活动时开支较大,2013-2015 期间村里办理一起白事,总开支已超出3万元,有的甚至超过5万元。这一陋习为村民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且带动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为改革旧的殡葬礼俗,大力提倡文明、俭朴、节约办丧事,减少铺张浪费,树立文明新风尚,自2012年起,在党支部书记杨金槐的推动下,东孙村开始进行殡葬改革。

      首先,去先进地区学习观摩,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其次,结合本村民风民情、户门大小等特点,作出合理的开支标准,制定压缩减少开支项目的名录。再次,征集民意,召开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联席扩大会议,实行民主评议,让与会人员参政议政,全票通过《东孙村殡葬改革第一卷》。最后,成立由村支部兼任的红白理事总会,下设4个理事分会,张贴《东孙村殡葬改革公告》。

      2015年8月15日起,村党支部监督白事办理的全过程。东孙村实行殡葬改革以来,累积为近70名去世的老人办了丧事,一起白事全部开支平均不超11,000元。几年来,东孙村的殡葬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既节省了开支,又有效抵制了封建迷信活动,保障了安全环保。

▲出台关于殡葬改革的公告


强化党员示范引领,培育文明风尚

      上行之下效之,党员干部带头是改变社会风气,推动民俗转向的有效方式。东村孙注重发挥村两委及农村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发挥“五带头”,即带头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带头革除陈规陋俗、带头树立文明新风、带头落实文明祭扫、带头宣传移风易俗。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从而形成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的良好风尚,不断促进和引领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东孙村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重新修订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并在显著位置进行张贴,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弘扬社会正能量。

▲利用党员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进行修改讨论


扩大正面宣传教育,推动移风易俗

      东孙村从扩大正面宣传教育入手,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着力营造丧事简办、婚事新办的社会氛围。一是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栏、电子屏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村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二是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三是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四是深入开展道德大讲堂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育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基本形式,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基本道德规范。五是在全村绘制、张贴以“移风易俗”、“讲文明 树新风”等为主题的公益广告100余幅,使群众感受精神文明建设新气象。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