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赡养叔丈人十余载!这个黄骅男人好样的
“锁儿好啊!虽是侄女婿,但比亲生儿子都好。如果不是侄女婿一家人精心照顾,我真不知自己会怎么样……”大年初一拜大年,滕庄子乡刘家堡村86岁孤寡老人赵宝玉逢人就夸自己的侄女婿好,有时还情绪激动,感动得笑中含泪。老人口中的这个侄女婿“锁儿”,就是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景义。
今年53岁的刘景义脾气好,做事认真,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老百姓心中有口皆碑的好支书。在家中,他更是出了名的大孝子,赡养照顾叔丈人赵宝玉十余年,疼爱有加,而他却说:“老人无儿无女不容易,不好好疼良心上都过不去!”
接进家门亲如父
赵宝玉老人是刘家堡村的五保户,一辈子未婚。年轻时,他跟着刘景义的岳父岳母一起生活。2008年,刘景义的岳母患癌症去世了,岳父和哥哥赵宝玉脾气合不来,经常闹别扭。当时小舅子还没成家,刘景义便主动和妻子说:“家和万事兴,咱不能看着爸爸和二伯就是闹别扭啊,干脆把二伯接到咱家住吧!”有这么一个好丈夫,妻子赵红霞欣慰地笑了。
赵宝玉老人进了侄女婿的家门,刘景义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在刘景义家住了几个月,老人每天起早回老房子转,神不守舍的,原来他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房子!最后,刘景义夫妇只好满足老人的心愿,让老人搬回去住,但夫妇俩不放心,天天两边跑照顾老人,每天送吃送喝,打扫卫生,洗洗涮涮。十年如一日,他们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嘘寒问暖、格外疼爱。老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刘景义承担;老人的五保金,刘景义一直为老人存着;平日里,夫妇俩总是做老人爱吃的饭菜……“二伯一辈子吃了许多苦,现在老了,我们就得好好疼他。”赵红霞说。
精心照顾十余载
赵宝玉老人白白胖胖,身子骨硬朗。平日里,老人经常美滋滋地出门遛弯。老人的幸福指数全部来源于刘景义夫妇的精心照顾,来源于这个家的温馨和谐。在赵宝玉家,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老人坐在炕头上,喜滋滋地吃着刘景义端来的小炖肉,这是老人最爱吃的美食了。一提起刘景义,老人总是神采飞扬,“俺的侄女婿比儿还亲呢……”
老人头发长了,刘景义给老人理发;老人有啥心愿,他都尽量满足。刘景义哥仨,他在家是老大,一个弟弟在外地,84岁的老父亲挨着他家住,大多数时间也跟着他家生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今有二老,家里更是和谐又热闹。赵红霞也是个贤惠踏实人,家里有30多亩地,她和丈夫种着这些地,还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老人的被褥脏了,她就给拆拆洗洗;有啥好吃的,她心里总是想着老人。平时添置新衣服,赵红霞自己舍不得买,也总是给两位老人买好。过新年,看着坐在炕头上的两位老人穿着新衣服,板板生生的,刘景义夫妇开心地笑了,“爸爸、二伯,俺们给您二老拜年啦!”说着,刘景义夫妇磕头拜年,二位老人赶紧上前去扶,他们可舍不得让这两个好孩子磕头行礼。
久病床前有孝子
一晃十多年了,刘景义对待叔丈人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悉心照顾。村民们都和赵宝玉说:“您老真是好福气啊!摊上了这么好的侄女婿。”
去年12月,赵宝玉因心衰、肺气肿住院了,刘景义和赵红霞守在床前,喂饭喂药、擦洗身体、端屎端尿……夫妇俩不但伺候得好,还嘘寒问暖,宽慰老人。老人被感动得一次次拉着刘景义的手,“锁儿呀,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心里不是滋味……”
赵宝玉老人出院后,刘景义夫妇把老人接到自家炕头上,照顾得更加精心。今年春节,夫妇俩和孩子们给老人磕头拜年,赵宝玉笑得更灿烂了。
记者问起刘景义,老人和他说得最多的一句感激的话是什么?刘景义笑着说:“‘多亏姑爷了!’这是二伯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老人一辈子不容易,疼他是应该的,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啊!”
在刘景义夫妇的影响下,孩子们对二姥爷也是格外孝顺,经常把好吃的东西先送到二姥爷嘴边,自己再吃。如今,刘景义夫妇也是做爷爷奶奶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虽然是他们人生中最累的时候,但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永远弥漫着欢声和笑语,永远涌动着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