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骅文明网 
天气预报:
你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文明城市

文明城里流动的“爱”,黄骅市爱心出租车队奉献社会传递正能量

2019/1/2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279

      几天前,黄骅爱心出租车队25辆出租车载着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的学生,进行了一次红色文化之旅,让来黄骅上学的外地大学生感受滨海新城的魅力。爱心出租车队作为城市文明的“名片”,再次为黄骅文明城市创建助力……

 

      黄骅爱心出租车队以“传递爱心,奉献社会,助力城市文明”为初衷,七年来,免费接送高考学生和大学新生,免费接送、拾金不昧、救助路人、捐资助困……用一个个美德故事描述着身边的感动,书写着黄骅的大爱!“我们就像城市文明的‘笑脸’,用爱心和奉献为黄骅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黄骅爱心出租车队队长刘国利这样说。


                                                                  免费运营

 

      “总想做点儿好事!给城市提提形象!”怀着这样的想法,黄骅爱心出租车队自发成立了。2011年,一些出租车司机有了对讲机,总用对讲机通话,大家就有了做好事的念头。从免费接送高考学生到免费接送海滨学院新生,从免费接送黄中学生为黄骅烈士扫墓再到免费接送抗美援朝老战士参加活动……就这样,一个拥有20多辆出租车的黄骅爱心出租车队“免费运营”了。

 

      “爱心出租车队讲究的是献爱心。大家不仅在文明礼仪、自身形象上做得好,而且更注重做好事、献爱心。”刘国利笑着说。

 

      爱心凝聚力量,美德塑造形象,出租车司机的每一个爱心故事都能温暖身边人。有一次,一个高考学生的准考证忘在出租车上了。出租车公司发出信息后,全市的出租车司机都在寻找,最后是爱心出租车队的一位司机发现准考证在自己的车上。他连中午饭也没吃,便迅速联系失主,送到失主手中。

 

      爱心出租车队成立不久,看到黄骅老车站北有一段路坑洼不平,遇上雨雪天更是泥泞不堪,大家便主动组织起来,带上铁锹,开着出租车去拉砖头,义务铺路、修路。20多辆爱心出租车的司机放弃挣钱和休息,连续忙碌了两天,天天满身尘土。而当看到修好的路既平坦又整洁,过往的车辆再也不为上下颠簸苦恼时,爱心出租车队的司机师傅们笑了。





                                                                 拾金不昧

 

      在出租车行业,出租车司机做得最多的好事就是拾金不昧,有的出租车司机都记不清自己捡到过多少次财物送还失主了。

 

      爱心出租车队的司机丰金利,几年前有一名乘客租他的车回老家。乘客下车后很长时间,丰金利突然发现出租车副驾驶座上有一个装钱的塑料袋,里面有一大沓现金。“失主肯定很着急,我得赶紧送回去!”丰金利都没来得及打开袋子看里面有多少钱,就开车往回返,并打电话和失主核实了情况,给失主把钱送到家中。失主感动地说:“里面有15500元现金,本来在我的衣服口袋里装着,不小心滑落了。真是遇到好人了,要不然我去哪找啊!”失主要掏钱给丰金利表示感谢,但被丰金利婉言谢绝了。

 

      爱心出租车队的25名司机,干这个行业都有十多年了,拾金不昧也有数十次了。在他们心里,出租车和司机的形象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文明和形象,不容忽视。他们不仅注重车内整洁、规范打表,而且更加注重文明用语、助人为乐。就像一股股暖流,他们用爱温暖着乘客,温暖着这座城市。


                                                                      救助路人

 

      “我干了14年出租没干够!”50岁的吴广英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开出租车,他经历过各式各样的情况,但那些温暖的镜头至今记忆犹新,正是这些温暖让他爱上了这个职业。

 

      一个夏日的午后,吴广英开着出租车经过黄骅市贸易城。突然,他发现路边倒着一辆自行车,车子旁还躺着个老太太。“不好!”吴广英已经把车开过去了,又调头开到了老太太跟前。他赶紧下车,上前询问老太太的情况。老太太说腿疼,起不来了。吴广英想扶老太太去医院,但老太太说想回家。他便把老太太背上了自己的出租车送回家中。

 

      老太太的儿子开门,见老娘受伤回来,“妈,怎么回事?是被车撞了吗?”说着就向吴广英射去了异样的眼神。“没事!是我自己摔倒了!好心人把我送回来了。”老太太说。而此时的吴广英被冷热一击,深受感动:“差点被人误解,当时老太太的一句话,真让我暖上心头啊!这就是彼此的理解和人性的温暖啊!”随后,吴广英又拉着老太太的儿子回去骑自行车。老太太的儿子后来也是连声道谢。

 

      还有一次,吴广英在南海公园附近拉了一位神志不清的老太太。他问老太太去哪?老太太半天说不上来,只说了一句“往西走!”吴广英感觉不对劲儿,便和老太太搭话,询问她家人的情况。老太太只说孩子姓吴,但记不清自己的家了。“和我同姓,滕庄子乡南王曼村有姓吴的!”吴广英边想边开车去了南王曼。进村后一路打听,最终有一位老太爷认识这位老太太,便带路把老太太送回了家。“把老太太送到家中,我特别高兴,心里终于踏实了。”吴广英笑着说。

 

                                                                    捐资助困

 

      几年来,每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的新生开学,黄骅爱心出租车队就奔波在车站和学院之间,免费接送入学新生。2016年,刘国利带领的爱心出租车队又有了新想法,他们自掏腰包为海滨学院的贫困学生捐款一万元。学院领导和接受捐助的学生都深受感动,在他们心中,感觉黄骅似乎处处都是好人!

 

      “外地学生选择来黄骅上大学,我们要让他们带着理想来求学,带着感动离开黄骅、走向社会。要让他们感受到,黄骅是一座文明的城市,是一座充满温暖和爱的城市。我们要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为家乡助力,让他们感受到黄骅这个地方好,黄骅的人更好!”刘国利深有感触地说。

 

      前些天,黄骅爱心出租车队24辆出租车又组织海滨学院数十名学生,带他们到大赵村黄骅烈士牺牲地、美丽乡村小堤柳庄和旧城战备地下医院参观,让他们了解黄骅的历史,了解黄骅这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看到黄骅的历史,感受着黄骅的风土人情,我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上大学,我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同时也感受到许多有温度、有内涵的东西,这些将影响我今后的人生,满满的都是正能量。”海滨学院的一名学生说。

 

      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他们在做好自己的同时,树起的却是整座城市的形象。爱心出租车队的韩文英笑着说:“我们这个团队开出租车都有十多年了,开始是为了挣钱,但后来想法就变了,觉得我们是黄骅的‘窗口’,我们做好了,提升的是整个黄骅的形象,所以我有动力做得更好!”


                                                                    亲如家人

 

      把爱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把感动留在市民心中,黄骅爱心出租车队有许多温暖的故事。而就在这个爱心团队的背后,他们用手足情深叙写着更多让人激动、令人振奋的故事。

 

      20135月,爱心出租车队司机刘文亮家出车祸了。刘文亮的出租车钻到了大车底下,丈母娘折了七根肋骨,妻子和两个孩子也都伤了肝和脾。爱心出租车队的队友们听到消息后,每人拿出两千块钱,晚上出的车祸,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了医院,看望刘文亮全家,并送来了救急的钱。

 

      刘文亮被感动得一次次哽咽,“你们都是我的亲兄弟……”大家安慰着刘文亮和他的家人,很多队员跟着一起落泪。

 

      七年来,爱心出租车队的队员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亲如一家人。2015年,刘国利的儿子结婚,他为儿子办了一场节俭又时尚的婚礼:66辆出租车接来了儿媳妇。“当时有了用出租车接儿媳妇的想法后,大家都争着要加入,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让我感动。”刘国利笑着说。

 

      几年来,黄骅爱心出租车队先后获得黄骅市“热心公益团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队员们也多次荣获黄骅 市“十佳出租车司机”“文明标兵”“双城同创文明服务标兵”“文明服务先进司机”等荣誉称号。“我们是一个充满爱的集体,因为奉献走到一起,因为奉献让我们的城市处处有爱!让文明之花精彩绽放!”刘国利感慨至深地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