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聊天室 | 刘平军:传承书法经典,坚守翰墨精神
视频集锦:https://v.qq.com/x/page/i0825nl5vp6.html
刘平军做客黄骅报社“文明创建聊天室”演播厅
当前,黄骅市正在进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积极营造良好的创建舆论环境,特推出“文明创建聊天室”公益访谈活动,以轻松、愉悦的氛围畅谈对文明创建的认识,发现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家的解决意见建议。本期,我们推出—— 传承书法经典,坚守翰墨精神
简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北省书画院青少年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坛“文心七子”成员。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艺术家报》、《解放军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等。2013年出访南美三国,2015年参加亚丁湾索马里护航任务,并代表中国书法家随中国海军编队环球访问40多个国家,作品被国外多地博物馆、美术馆、国家、军队领导人收藏。
刘平军
书法是一门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文字,它承载文化,传播文化。没有汉字,哪来的诗歌、哲学和历史?无论是古时候一笔一画的手书,还是如今在电脑键盘上敲打,汉字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基础、最根本的载体,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
汉字,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艺术性,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不能比拟的。人们常常把书法,作为学识修养、精神情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学校已把书法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能写一手好字,可以让人赏心悦目,使人称羡不已,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中国历代书法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继承和发展。成名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各领风骚,各具特色,其内容博大精深,法度森严。学生在临习书帖时,耳濡目染,常受其熏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进而养成酷爱书法艺术的兴趣,从而一代代将书法艺术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其实,学习书法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实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书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对于每个人来说,学习文化知识的阶段是比较漫长的,在学习当中哪有不动笔写字的呢?尤其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小学生,更应该把写字基础打好,不良的书写习惯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小学阶段更应该严格要求,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好基础,让他赢在起跑线。
刘平军作品
郭沫若先生曾经就写好字的问题,讲过一段精辟的话:“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因此,写好字是中小学生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书法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从 “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见字如面”,近阶段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综艺节目,如同一股文化清流,触动无数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以及心中深藏的中华传统文化情结。这些特别“中国”的文化类品评节目的走红,并非偶然。物质文明日益丰富,人们自然会寻求精神的富足,而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典藏,为我们心灵的驰骋提供了广阔的牧场。
刘平军作品
黄骅,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座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城市。目前,黄骅范围内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工作站1个,书法示范学校3所,近30家书法培训机构,每逢有国家、省、市级的重大书法展览赛事,黄骅书法总是走在全国前列。组织全市青少年“百人写书法 齐诵古诗词”活动和全市群众书画展,以及京津冀书法巡回展览等,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积极萃取文化精髓,不断丰富黄骅文化宝库,有力促进了黄骅“大文化”事业实现高品质发展,为建设“沿海强市、品质黄骅”努力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和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这些活动的举办,都为书法的传承发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只有树立文化自信,努力创作更多植根传统土壤、融合时代气质的书法精品,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精神殿堂定将更加灿烂辉煌。
刘平军作品
作者:刘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