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凝聚"抗疫"最强合力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黄骅市从加强防控知识宣传、积极有序开展志愿服务、发挥文明单位作用、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动员群众参与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加强精神文明教育,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最强合力。
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利用媒体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等多种手段,积极营造联防联控的社会氛围,打通疫情宣传“最后一公里”。
各媒体深入一线采访报道,播发新闻130余条次;推送各类公告、通告、倡议等权威消息40余条;制作公益广告、正能量小视频23个,推送科普知识信息、科普小视频等190余条次;发布辟谣信息4条。H5《防控疫情!不信谣,不传谣,从我做起!》吸引23000余人承诺。
广泛利用横幅标语、音箱、LED屏、广播车播放防控知识,进一步扩大群众对疫情防控知识的知晓度、覆盖面。

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动员起来,结合农村生活实际,采取大喇叭广播、发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并探索了自媒体排查、网格化管理、姓氏包联法等有特色的措施和办法,防控工作成效明显。特别是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的规范约束作用,积极倡导婚事缓办、丧事简办,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发掘我市优秀文化资源、结合人民群众兴趣及关注,创作推出了以诗歌、大鼓歌、快板、顺口溜等为代表的文艺作品,起到了展示工作、提振士气、普及知识的良好效果。
积极有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需求,组织全市志愿者在相关专业机构的统筹调配下,安全有序的开展防疫宣传、信息收集、环境清洁、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市213个市直机关开展包联社区、包联卡点等工作,1942名市直机关党员志愿者下社区、上卡点,充实了防疫一线工作力量。
渤海魂、红色朝阳等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开展了捐助防护用品、慰问一线人员、重要卡口值守等志愿服务活动。
广大学生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居民志愿者自发加入防控一线,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主动就近开展疫情防护知识宣传、维护秩序、人员摸排、档案整理等工作。 同时,组织心理疏导志愿者开通家庭心理支持热线,免费为有需要的家庭和孩子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守护疫情期间心理安全。
发挥文明单位积极带头作用
对文明单位发起倡议,号召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充分体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观,把防控疫情放在当前工作的首位,坚决落实上级部门分配的任务,主动作为,科学应对,形成共同应对疫情的强大合力。
全市130余家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响应号召,在结合职能做好本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志愿队伍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
大力弘扬先进典型事迹
挖掘报道了“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的5名医护人员”“向英雄故里捐款的道德模范孙津生”“公公病危仍然坚守一线的社区工作者高艳”“吕桥镇主动上一线的4位脱贫户”等先进人物80余位,展现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