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骅文明网 
天气预报:
你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文明城市

黄骅:这几天,全国文明村李子札的诚信故事可真不少…

2019/5/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306

       都说“五一劳动节,劳动最快乐”,但在全国文明村——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这几天还有比劳动更让村民们快乐的事,那就是接二连三发生的拾金不昧的故事,带给他们的安全感、幸福感。

       李子札村的村民们有个共有的、规模相对大一些的微信群,名叫“全国文明村李子札”群。在这个群里,全村500多户人家有400多户都是群里的成员,村民们经常在这个群里传递一些正能量的信息。

 “人家的金蛋不稀罕,自己的土坷垃咱不扔”

       430日这天中午1215分,村民孙名浩在群里发布了一条招领启事——“我媳妇在买菜的路上捡了一只金手镯,谁家老太太丢的,赶紧联系我啦!”消息刚发出几分钟,就有村民不断给他点赞。

 

 

       原来,孙名浩的妻子胡瑞雪11点半左右出去买菜,回家的路上,在路边捡到了这只手镯。回到家,就赶紧让丈夫拍个照片往群里发一下。“看手镯的样子应该是老年人戴的,发现丢了还不知多着急呢!”胡瑞雪明明捡了个手镯,却感觉比失主还要着急。

       除了往群里发信息和图片,夫妻二人还联系上村干部,在大喇叭上反复广播。“我们担心要是光老人自己在家,可能看不到微信。”孙名浩直言。

      下午5点半左右,村书记刘书德带着一位老人来到胡瑞雪家里。这位老人正是手镯的主人——村民李月华的老伴。据老人说,她是听村民说有人在给手镯找主人的,这手镯应该是她前一天的下午丢的,发现后心疼得一宿没睡好,怎么也没想到还能找回来,自己打心眼里感谢孙名浩和胡瑞雪,直夸“这俩孩子心肠真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胡瑞雪今年26岁,和丈夫孙名浩都是那种特别阳光、积极、向上的村民。去年5月,夫妻二人一起义务献血,之后,孙名浩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对于这次拾金手镯的事,夫妻二人更是说出了“人家的金蛋不稀罕,自己的土坷垃咱不扔”这样的仗义话。而在微信群里,面对大家众多的点赞,孙名浩也表示:“这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如果留下心里过不去。……老人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我们也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捡到就该还给人家,咱要丢了东西不也着急嘛”

       30日下午3点左右,金手镯的主人还没有找到,村民李文俊又往群里发了一条信息:“我刚刚捡到一部手机,谁丢了赶紧和我联系。”

 


       45岁的李文俊当天下午给孩子开完家长会回厂子上班的路上,在水楼子底下发现了这部手机。“开始我以为是块铁头呢,停下车子一看,还是部手机。我和同伴也不会解密码,就决定先拿着手机去厂子上班。”李文俊说,刚到厂子,就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常郭镇的一个工作群里@刘书德(李子札村党支部书记),很快,又有镇政府的电话打来找刘书记,李文俊接通电话,告诉对方“刘书记的电话丢了,还没联系上他”,就赶紧往群里发了那条信息。

       “厂子里有活,我也不能出去,就盼着快点儿有人找到刘书记,告诉他上我们这来拿手机。”李文俊说“捡到就该还给人家,咱要丢了东西不也着急嘛!”

       一直到下午4点半左右,刘书德终于来到了李文俊上班的厂子,取回手机。1705,刘书德在群里留言记录好事,也感谢好人——“全国文明村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咱们村李文俊今天下午拾到一部手机交给失主。”

8岁娃捡千元现金家长不昧还失主

       430日的好人好事成双出现,让好多村民又想起了十来天前一个一年级孩子捡千元现金、家人无私藏之心速还失主的事。

       孩子名叫唐跃瑜,421日上午10点左右从李子札村南的楼上去村北平房的奶奶家。李子札村的住宅楼从北到南共有4幢,跃瑜家的楼在最南边。孩子每次出去,妈妈白晓云都会嘱咐她靠边走。那天妈妈去照顾姥姥没在家,但孩子依然记得妈妈的叮咛。因为靠边走,孩子在一幢楼边上看到一张纸和一沓一百元的钱。孩子捡起钱来看四周无人寻找就去奶奶家了。奶奶告诉孩子,这个钱咱不能要,有人找咱得还给人家。孩子懂事地点点头。

        黑天的时候,白晓云回到家,婆婆告诉她孩子捡钱的事,婆媳俩商量好,听听有人找,一定还给人家。

        当天晚上,白晓云和孩子们8点多就进卧室休息了,手机在客厅充电,也没有看到信息。第二天早晨6点多,白晓云打开手机,发现头一天晚上10点多有人在群里说丢了1000元现金,便马上和失主取得联系,说钱在孩子奶奶家,随时可以去取。

       失主就是本村村民孙民堂,他到跃瑜奶奶家拿回自己的1000元钱时,坚持要留下200元给孩子买吃的。跃瑜奶奶对他说:“都是乡里乡亲,我们要是要你这200元,不就不还你这1000元了吗?该谁的就是谁的,你这钱咱不能要!”

       小跃瑜看到妈妈和奶奶把钱还给失主,也深有感触。当妈妈告诉她拾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归还时,孩子忙说:“我一定会这么做的!每次在学校拾到东西,我们都是交给老师!”

       这么多拾金不昧的故事,让李子札全村人都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诚信蔚然成风。

 


关闭